胶质母细胞瘤T2flair勾画区域的确定

软件版本:3D-SLICER5.6.2
问题描述:本人是一名医学生,目前手里有260例患者的MRI影像。请问影像老师:针对于脑部肿瘤,如何在T2flair影像中勾画感兴趣区?目前在文献中发现,有把所有高信号区全部勾画;有只勾画瘤心;有勾画剔除瘤心后的水肿区;也有勾画高信号区周围。鉴于本人想预测肿瘤的复发模式(原位还是远位复发;PFS时间的长短;原位复发的位置),请老师解惑,到底哪种勾画方式比较符合我的临床目的?谢谢。

一、关键术语解释

(为保证清晰,我尽量用中文/通俗语言说明)

术语 含义 在脑肿瘤影像中为什么重要
T2-FLAIR 序列 FLAIR =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是一种消除脑脊液信号的 T2 加权 MRI 序列。由于能让水(脑脊液)信号较低,却保留脑组织中异常水增多(如水肿、浸润)高信号,非常适合脑肿瘤、水肿检测。 在肿瘤外“白质水肿”或“浸润区域”中经常表现为高信号,非常常用作为“感兴趣区(ROI)”的基础。
肿瘤核心(Core) 在影像里指肿瘤中明显实性增强、坏死/囊变、增强强化区等,“最‘癌’的那一块”。 这个区域通常生物学最活跃,对复发、疗效有强关联。
水肿/浸润区(Peritumoral edema / infiltration) 在肿瘤外缘,T2-FLAIR表现为高信号的区域,可能是真正水肿(血管通透性增高)也可能是真正肿瘤细胞浸润。 对“复发”尤其重要,因为肿瘤细胞往往沿浸润区滑散,复发往往起于此。比如有研究指出:> “复发主要发生在肿瘤浸润水肿区内”。 (Frontiers)
同心壳层(Peritumoral shells / radial shells) 指在肿瘤或肿瘤+水肿边界之外,向外做一定距离(如10 mm、20 mm、30 mm)生成的“环形”或“壳”区域。 用于探查“肿瘤可能扩散/微浸润”的更外侧区域,对预测“原位复发但在肿瘤边界之外”或“邻近复发”很有帮助。
复发模式(原位 vs 远处) “原位复发”一般指在原始肿瘤床或其附近(可能在同一个高信号区或其边界内)复发;“远处复发”是指在远离原发位置的脑内或脑外区域。 如果你想预测“复发是发生在原位置还是远处”、或“PFS(无进展生存时间)长短”,那么影像中的这些外围浸润区域就非常关键。

二、勾画建议

根据你要做的是:260例 MRI + 想预测肿瘤复发模式(原位 vs 远处)+PFS时间+原位复发位置,建议采用如下勾画方式:

  • 安装3DSlicer稳定版本:5.8.1版本

  • 在 T2-FLAIR 上:

    • 勾画 WFLAIR(整个高信号区域):也就是所有可见的FLAIR高信号(肿瘤+可能水肿/浸润)作为一个总体ROI。

    • 勾画 Core(肿瘤核心):对应增强强化/坏死區(如果你的队列只有FLAIR,那么可按低信号坏死/囊变或实性部分粗略标注)。

    • 从 WFLAIR 中减去 Core 部分,得出 浸润/水肿区(ED)

    • 在 WFLAIR 边界之外,向外再做 壳层(例如:0–10 mm、10–20 mm、20–30 mm)作为外围潜在扩散区。

  • 这样你就有多个标签:核心、浸润/水肿、外壳1、外壳2、外壳3。

  • 这些标签能分别提供:

    • 核心 → 生物活性信息(可能与 PFS 快慢、肿瘤侵袭性相关)

    • 浸润/水肿区 → 预测“原位复发”最常发生区

    • 壳层 → 探查是否有“靠外但仍属于原发床范围”的复发潜力,也可能提示远处复发预警(若壳层特征异常显著)

  • 这样的方法比 “只画高信号全部”或 “只画瘤心” 更能细分机制,也更贴合你想预测“复发位置 + 模式 + 时间”的目的。


三、参考文献

下面是几篇你可以查阅、带入你研究背景的相关文章:

  1. Long H, et al. MRI radiomic features of peritumoral edema may predict the site of glioblastoma recurrence.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3. (Frontiers)

    • 作者指出:浸润/水肿区存在异质性,其影像组学特征与复发位置相关。

    • 对你的“复发模式”研究特别有启发。

  2. Tan R, et al. MRI-based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radiomics for glioma grading. (PMC) 2024. (PubMed Central)

    • 讨论了核心 vs 浸润区的影像特征在分级中的区别,可为你借鉴。
  3. Sun X, et al. Glioma subtype prediction based on radiomics of tumor and peritumoral edema under automatic segmentation. Sci Rep. 2024. (Nature)

    • 虽不是专门复发预测,但强调了“肿瘤+浸润区”组合的重要性。
  4. Hoff BA, et al. Parametric Response Mapping of FLAIR MRI Provides an Imaging Signature of Invasion and Predicts Progression in Glioblastoma. 2021. (科学直接)

    • 涉及 FLAIR 高信号与肿瘤浸润/侵袭的关系。
  5. Parvaze S., et al. Radiomics‐based evaluation … FLAIR and T1GD‐specific Radiomics features help in characterizing tumor sub-regions from edema in GBM. 2023. (科学直接)

    • 强调了不同子区域(包括水肿区)影像特征的区分价值。

1 个赞

这里整理了 近 3 年(约 2022 – 2025) 中,聚焦于 脑肿瘤/胶质瘤复发模式预测(包括原位 vs 远处)+以 T2-FLAIR/高信号区/浸润区勾画为或相关的研究 的文献(共 10 篇)。请您根据需要挑选下载、阅读全文。部分可能未完全对“FLAIR 高信号勾画”这一细节精准对应,但都在“复发位置/浸润区/影像预测”范畴,与您项目高度相关。

文献(年份) 研究目的/亮点 是否明确 FLAIR高信号勾画
1 Predicting Regions of Local Recurrence in Glioblastomas Using Voxel‑Based Radiomic Features of Multiparametric Postoperative MRI (2023) by S. Cepeda et al. (ResearchGate) 针对 Glioblastoma (GBM)术后多参数 MRI ,建立体素级 radiomics 模型预测局部复发区域 包含 FLAIR 序列;虽未专强调“FLAIR高信号区”但涉及 peritumoral 区域。
2 T2‑FLAIR imaging‑based radiomic features for predicting early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grade II gliomas (2024) by Z. Wang et al. (PubMed) 基于 T2-FLAIR 序列,预测Ⅱ级胶质瘤术后早期复发(1年以内) 明确使用了 T2-FLAIR 且提取 ROI 进行 radiomics。
3 Prediction of early recurrence of adult‐type diffuse gliomas: a radiomics‑based neural network for local vs distant recurrence (2024) by Shim et al. (AAPM Online Library) 构建 radiomics +神经网络,专注“局部复发(local) vs 远处复发(distant)”的预测。 虽未详列为 FLAIR 高信号勾画,但目标与您“原位 vs 远处复发”非常吻合。
4 Predicting glioblastoma recurrence using multiparametric MRI (2024) by Z. Xing et al. (科学直接) 多参数 MRI 用于胶质母细胞瘤复发预测。 虽未专注 FLAIR 高信号勾画,但与复发位置相关。
5 Multimodal radiomics in glioma: predicting recurrence in the peritumoural brain zone using integrated MRI (2025) by Q. Li et al. (BioMed Central) 采用 FLAIR + T1-CE 的多模态 radiomics,预测“手术周边脑区”复发情况。 明确使用了 FLAIR 影像 + 围瘤区(peritumoural zone)这一概念。
6 Novel radiotherapy target definition using AI‑driven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 regions in glioblastoma (2025) by N. Tran et al. (Nature) 研究改进放疗 CTV 定义,以AI预测复发区域(包括 T2高信号区)以提升定位。 提到 T2-高信号病灶扩展;虽非仅“勾画”讨论但与浸润区扩展密切。
7 MRI‑based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radiomics for glioma grading (2024) by R. Tan et al. (Frontiers) 虽主要为分级研究,但“肿瘤内+周围”区域 radiomics 研究,强调浸润/水肿区价值。 涉及 T2-FLAIR 与 peritumoral 区域,方法学可借鉴复发预测。
8 Assessing Glioblastoma Treatment Response Using Machine‑Learning Radiomics (2024) by A. Sadeghinasab et al. (PubMed Central) 虽为治疗反应预测,但使用了 MRI + radiomics 框架,可借鉴复发预测模型。 与直接“复发位置”稍偏,但方法可辅助。
9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in glioblastoma with radiomics features extracted by synthetic MRI images using CycleGAN (2024) by H. Yoshimura et al. (SpringerLink) 利用合成 MRI 影像+radiomics 预测预后;虽非直接复发定位但可参考流程。 与您的“PFS”目标相关。
10 T2‑FLAIR mismatch sign and machine‑learning‑based radiomics in glioma (2024) by W.T. Tang et al. (临床放射学在线) 探讨 T2-FLAIR mismatch 征象 + radiomics 在胶质瘤中的应用。 虽非复发研究,但 FLAIR 高信号勾画思路可借。

提醒与建议

  • 虽然这些文献多数关联“浸润区/复发预测”,但并非全都明确“仅勾画 T2-FLAIR 高信号区”这一方式。你在阅读时特别留意方法部分:他们ROI 是如何定义(只 FLAIR 高信号?包括/剔除核心?是否壳层方式?)

  • 在查找全文时,建议重点看 “methods → ROI delineation / segmentation” 与 “results → recurrence spatial distribution” 两部分。


如果科研合作,可以加我为前3作者的话,可以提供进一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