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
怎样才能建出一个比较完整、漂亮且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肿瘤多模态,是我们神经肿瘤外科医生学习影像后处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群里的老师些也经常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个人觉得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完美的原始影像数据,没有好的数据,软件再牛也没用武之地,好多刚接触软件的老师因为数据的原因就早早放弃了。到底怎样选择合适的影像序列来进行影像后处理,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都弄明白了,我们才好对影像科的老师提出自己的需求,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下面就是个人对影像序列的简单解析:
T1序列,这个主要用来脑组织及头皮的建模,必须要薄层,一般1mm就足够,这个可以通过Swiss Skull Stripper模块进行头皮的剥离。
T2序列,这个可用于脑组织的建模,也可用于有些低级别胶质瘤等强化不明显的肿瘤的分割建模。
3DTOF序列,号称不增强血管成像,也就是不用推药的一种血管成像方式,这个是重建动脉血管最好的数据,因为重建时不会受到骨质的影响,重建出来的血管会非常漂亮,推荐有条件的医院常规扫描。
3D T1+序列,也就是薄层的增强T1,一般默认都是1mm层厚,这个序列主要用于肿瘤的建模,也可用于没有T1不增强薄层序列时脑组织的建模。
MRV序列,这个也叫不增强静脉成像,主要用于静脉的建模,用这个建模的好处是易于分割,静脉细节显示比较好,不好的地方是通常需要手动配准。
FIESTA-C序列,这个可以理解为不一样的T2序列,也俗称神经序列,最主要的作用是对神经的显示比较清楚,通常用于脑干、神经的建模,比如面听神经、三叉神经。
DTI序列,这个序列其实原理跟DWI序列一样,所以扫出来的图片也是差不多的,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这个不用多说,主要就是用于重建纤维束,最终成像质量与扫描方向关系很大。
CT平扫,这个不用多说了,看的最多的片子,这个主要用于颅骨的建模,也可以对脑组织及脑室进行粗略的建模,重建也需要薄层,一般0.625mm—-1.25mm。
CTA动脉期,原始数据层厚默认是0.625mm,主要是用于动脉和静脉的重建,重建的难点就是周围有骨质包围的血管难分割,要得到比较好的图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个人更喜欢用3DTOF序列来重建动脉,简单快捷,建模质量高,所以一般是在没有MRA数据的时候使用。
CTA静脉期,其实也就是混合期,动静脉同时显像,所以这个主要用于重建静脉血管,当然也可以用于动脉、部分肿瘤的建模。
以上就是肿瘤多模态建模可能需要用到的磁共振及CT的扫描序列,足够对肿瘤、头颅、颅骨、脑组织、动静脉血管和纤维束完整的建模。总的来说,个人倾向于能使用磁共振数据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磁共振的数据进行建模,没有的情况下可以用CT数据代替,但可能更费时、费力,还有需要特别记住一点就是颅骨的建模最好使用CT薄层平扫数据。这就是个人在肿瘤多模态重建过程中对影像序列的理解,希望能让初学的老师们更好地入门,不会因为数据的原因就放弃了,后面有时间我会录制一个具体的肿瘤病人的数据重建全过程的视频。最后就是这篇文章有不太专业的地方还希望老师们些多多指正。
注:以上所有序列名称均是GE机子上面的叫法,西门子或者其它厂家的名称不一定相同,具体需要与影像科的老师咨询。